對圖按1下滑鼠看大圖
陳博志強調,除了數字魔術之外,馬政府同時還用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誤導人民對ECFA的立場態度。例如馬政府官員至今都在欺騙人民說只要台灣跟中國簽ECFA之後,其他國家就比較願意會跟台灣簽FTA,但是4月14日中國商務部官員就已經明白講「中國不會讓台灣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因為這是一個主權問題」,看來馬政府比中國共產黨還要會欺騙台灣人民。
═══════════════════════
2009-7-30 自由時報
經部虛擬ECFA五大效益 學者痛批
《領先日韓進入市場》不是先卡位就先贏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不是先卡位就先贏!除非台灣和日本、南韓的生產條件或銷售的商品是完全相同,否則,怎麼可能因為「關稅」這項單一因素,就讓台灣可以在中國市場擁有領先地位?這個道理非常簡單。
尤其,台、日、韓三個國家競爭力條件不同,彼此的產品優勢也不一樣,比如,日本產品是高精密,而南韓產品的品牌力強,豈能混為一談;因此,所謂台灣產品銷往中國之關稅大幅調降或變成零,我國就能因此而取代日、韓在中國市場地位,這種邏輯是說不通的!
(記者王孟倫)
《外商優先合作夥伴》外商仍會轉往中國
前國策顧問黃天麟︰即使台灣產品輸往中國可以免關稅,但輸往東協國家仍要關稅,加上中國生產成本較低,外商及台商仍將轉往中國投資,所謂「吸引外商來台投資」的說法,完全是誤導人民。
外商如果要適用免關稅,不用透過台灣,直接到中國投資就好了,未來「東協加一或加三」簽了後,在中國生產的產品輸往東南亞國家還可免關稅;除非讓台灣加入「東協加四」或與東協國家簽訂FTA,否則簽了ECFA後,外商及台商還是會轉往中國投資,兩岸洽簽ECFA,只是中國要把台灣納入一中市場的策略。 (記者鄭琪芳)
《產業供應鏈根留台灣》弱勢產業加速消失
清華大學社會所兼任助理教授洪財隆︰兩岸若簽署ECFA後,不可否認地對國內某些產業來說,會帶來好處;但也別忘了,對有些產業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衝擊!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一定有產業會受傷,是要付出代價的。
尤其,「關稅」並不是決定產業供應鏈會在哪個國家或地方落腳的唯一關鍵因素,包括:生產勞動成本或投資環境等影響更大。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兩岸若簽署ECFA後,會讓國內有些傳統或弱勢產業,連升級的機會都沒有,反而加速萎縮甚至被淘汰消失,這對他們來說,實在很不公平。(記者王孟倫)
《有助台商回台採購》台商不會捨近求遠
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員蔡吉源︰看到政府對ECFA正面效益說法,令人非常無奈,都已經幾年了,台灣為何還是無法擺脫,只有透過降低成本、才能提高獲利,這顯然是一條錯誤的路,大家卻一直身陷其中。
日本商品為何獲得全球青睞,是成本低廉嗎?產品便宜嗎?都不是,台灣產品要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要靠品質,千萬別以為「關稅便宜、產品就會增加競爭力」。
此外,台灣出口到中國關稅為零,中國台商也未必會增加對台採購,因為很多產業早就連根拔起去對岸,許多中國在地產業也都逐漸壯大,台商無需要回台灣購買。(記者王孟倫)
《成為產業運籌中心》總部設台也是空殼
前行政院副院長、台灣智庫董事吳榮義︰兩岸簽署ECFA之後,等於把台灣與中國綁在一起推向一中市場,當台商工廠、市場都在中國時,試問台灣是不是要提供更多優惠,否則台商有什麼理由要把營運總部設在台灣?而不設在中國?經濟部宣稱,簽署ECFA之後,會更有助於台商將營運總部設在台灣,加速台灣發展成為產業運籌中心,根本是欺人之談。
而且就算台商將營運總部設在台灣,但所謂的產業運籌中心是什麼,能夠增加多少勞工就業?如果只是決策單位留在台灣,對台灣的經濟到底有何貢獻?能提供多少就業機會?(記者陳梅英)
═══════════════════════════
陳博志:ECFA評估報告 馬政府欺騙戲法
針對昨日經濟部公佈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所做的「ECFA之影響評估報告」,民進黨政策與智庫小組召集人陳博志今(30)日抨擊表示,馬總統昨天接受媒體專訪時質疑原始評估報告中關於電機電子業產值將減少3,500億元的分析結果,並且說「如ECFA會使電子業遭到嚴重損失,難道政府會糊塗到這樣地步嗎?」事實上馬政府一點都不糊塗,反而是非常精明地在設計欺騙人民。
陳博志指出,早在4月11日「民間國是會議」上,他就當場質問經濟部長尹啟銘簽訂ECFA對台灣電子業的衝擊會有多大,雖然當時中經院的原始評估報告已經顯示對電機電子業極為不利的數字,尹部長可能早已知道卻不回答,然後藉這三個月的期間要求受託研究單位,設法修改出對電機電子業沒有受到損害的假資料。
陳博志進一步表示,從經濟部的簡報資料可以知道,經濟部欺騙人民的戲法分三個步驟,第一階段是用GTAP(全球貿易分析模型),假設「充分就業」的情況下,即使有一些產業受到傷害,該產業的勞工也都可以很順利地在別的產業找到工作,藉此淡化ECFA對就業的傷害;第二階段換成TAIGEM(台灣一般均衡模型),假設在嚴重失業「勞動工資固定不變」的前提下,整體產量的提高會創造出27萬名勞工的就業,藉此對外宣傳ECFA對勞工有利;第三階段是用所謂經濟部的「專業調整」,簡單講就是受到傷害的都不算,直接就將「電機及電子產品業」3,500億元的產值損害直接用橡皮擦擦掉。所以,這樣的政府一點都不糊塗,反而是非常精明地在設計欺騙人民。
陳博志強調,除了數字魔術之外,馬政府同時還用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誤導人民對ECFA的立場態度。例如馬政府官員至今都在欺騙人民說只要台灣跟中國簽ECFA之後,其他國家就比較願意會跟台灣簽FTA,但是4月14日中國商務部官員就已經明白講「中國不會讓台灣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因為這是一個主權問題」,看來馬政府比中國共產黨還要會欺騙台灣人民。